close
寫到一半,變成抱怨文XD
--
看完這篇,感觸只能說,特別特別的深
我能理解爸媽對小孩的關心之情
但有時候,真的不需要過多的關心,那會變成一種負擔
準備出門時,問「要去哪裡?」
當然是到外面啊!
從小就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把要去哪裡一五一十的「報告」過程
有誰會去,要去哪,去做什麼,會幾點吃飯,幾點會到.......
OK,說父母會擔心,我相信,但這種問法,不也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嗎
這詢問的內容,很像把自己的小孩當成「無行為能力」看待
這給被詢問人的感覺就是種「對立感」
愈問我,我愈不會說,當然,被問的問題也就更多
非常不喜歡被問東問西的感覺,那是種不信任感,是種否定感
尤其假如說了跟同學,接下來的問題更是連串,「是誰啊?」
然後自己幫我列出可能名單,在一一問是不是?
說真的,那是種被「審問」的感覺,而不是出自於「關心」
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發生,說了我不喜歡這種問法
還會被念,溝通了,只是一味把小孩當「真的小孩」,就很令人傻眼就是
今天,我不是個三歲小孩OK
我搞不懂,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外出動作,甚至只是去7-11買個飲料
都能像問犯人一樣,問要去哪,要做什麼,買什麼飲料,要到哪一間7-11買,幾點會回家等等一連串問題
難道不能單純到外頭走走,甚至散個步,換個心情嗎,這樣做,究竟好在哪?
有時候懶得出門,一方面也是不喜歡被問的感覺,乾脆就哪都不想去
真的要出門,也會等他們不在的時候,才會出去
遠的不說,週六去千野吃飯的事情來說
時間、地點我都知道在哪,該怎麼去,路要怎麼走
還去過兩三次了
騎著車,沿途一直等一直等
OK一次就算了,一趟不超過十五分鐘的路程
起碼等了三次,同一條路也等,待轉也等
有需要這樣嗎?
第一次發生的時候,就問了為什麼要等我
回答「怕我不知道路,不曉得我知不知道地點在哪」
好,我也回答了「這地方我來過兩次了」
然後理由是,「之前是晚上去的,跟白天不同。騎車跟開車的路不同」
所以呢,把我當成小學生?
呼~~開車那次是白天,車還是我開的,連這間餐廳的停車場在哪,也是我去停的
拜託,跟我說一下,為什麼我會不知道路和地點在哪,為什麼?
到目的地後,跟他們說了,可不可以以後不需要這樣
騎比較慢,車速放很慢
是時間內還允許,也不想騎太快,邊看路上的景色,這樣不行嗎
騎比較慢,被當成不知道路,這真的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了
再來是更誇張的事情
OK你們有事情要忙,就去忙啊
三餐的處理,很簡單也很方便好嗎
我不知道有什麼好不放心的道理
餓了,就會去吃,不餓的時候,本來就不會去吃的不是嗎
我有手有腳,也能走路,能吃的選擇性這麼多,自己去買就行了
這種事情,不需要在一而再地提醒吧
為什麼連有沒有去吃飯都要干涉呢
甚至還要特地從正在忙的地點趕回來,把飯買回來?
然後再跟其他人說,「必須」買飯回家
這點,我非常不能接受
這已經不是什麼父母親照顧自己孩子的道理可以說了
這叫溺愛,這叫過度照顧,這叫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
因為你們正在忙自己的事情,還需要分心來care我的事情,我不需要
如果連這種小事情都沒法做
那試問大學、研所在外面生活不早餓死了?
這種窒息式的問法,我真的受不了,也太誇張
跟出門的詢問相比,這還比較好一點,這情況不是常常發生,是偶爾
同樣,已經說了他們在忙或去玩後,我就自己會去處理三餐事宜
但拜託,可不可以把我已經去吃過飯的話聽進去
不要回到家,又帶了一堆東西回來,指名要我吃
理由是認為「我還沒吃」
我已經吃飽了,謝謝!真的
從小學、國中、高中,凡是有同學打來家裡找我的
一律會被過濾掉
有手機之後,這情況才比較改善很多,但就算是到了大學研所
只要是用市話的,在通話的過程,十之八九,另支話筒也是被拿起來聽的
這情況也養成我使用手機後,很不習慣旁邊有其他人,講話會變得非常非常奇怪,甚至說不出話來
會自己跑到沒有人的空間再使用
前幾天帥豪打來討論一些事情,至於什麼事情,這就不多談了 哈
就靜悄悄地走到房間來看究竟是說些什麼
真的,可不可以不需要這樣,那是種監視
繼續這樣下去,我真的會受不了,太束縛了
能不能給我一個喘氣和呼吸的空間
我能不麻煩人,就不會去麻煩人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回到感想
問的方式很重要,問對一句話也很重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